公司獲 “納稅突出貢獻企業”稱號、“成長企業”稱號與“自治區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榮譽稱號,并被評為2011年烏市科技信用C級單位,取得了中小企業專利補助45萬元。 職工集資建房進展順利。今年,公司為保障民生,切實解決了職工住房問題。截止年底,公司總部集資住宅樓的主體也基本完工。尼勒克縣雪峰公司職工已順利拿到集資房鑰匙,部分員工入冬前已入住新房。
2011年初,在自治區國資委的統籌規劃下,公司啟動上市進程,12月26日,公司圓滿完成股份制改造工作,召開了創立大會并舉行揭牌儀式,正式更名為新疆雪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會上,22位股東代表表決通過了公司創立的各項議案,健全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為下一步公司上市工作奠定了基礎。
年初,自治區國資委對公司領導班子人員作出調整決定,李長青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康健任黨委委員、董事、總經理,李保社任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張衛任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阿克木?艾麥提任黨委委員、工會主席,周春林任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財務總監,陳明邡任董事、副總經理,張成君任總工程師。
2011年9月,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合作雙贏的原則,公司與湖南南嶺民爆公司經友好協商,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國家工信部已批準湖南南嶺民爆公司轉移工業炸藥產能1.5萬噸至我公司,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自治區民爆產品緊張的狀況。
11月,國家工信部安全生產司金鑫副司長、賀建軍副司長一行,在公司總部、烏市分公司、哈密三嶺雪峰公司、尼勒克縣雪峰公司等企業進行調研檢查指導工作。
今年,雪峰公司通過向上海和盛天成增資的方式收購其持有的金太陽民爆公司股權,換股收購完成后,雪峰公司對金太陽民爆公司達到100%控股,使之成為全資子公司。
今年,公司研制的XF型系列電子雷管技術,通過了國家工信部安全生產司組織的電子雷管技術成果鑒定,該技術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公司共完成4項專利申請,其中1項為發明專利。7項專利的申請已全部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同時,公司還完成了二維碼系統的調試并在生產線安裝使用以及二維碼系統的技術成果鑒定;第一輛乳化炸藥現場混裝車亮相亞歐博覽會。
集團公司總資產13.35億元,同比增長22.54%。工業生產總值6.34億元,同比增長32.8%;營業收入10.6億元,同比增長33.4%;利潤總額2.35億元,同比增長25.6%。公司實施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安全生產平穩無事故。
新增工業炸藥生產能力1.4萬噸,導爆索 400萬米。集團公司許可生產能力達炸藥93000噸、雷管5200萬發、索類火工品6200萬米。
9月28日,公司上報IPO首發材料,10月12日收到申請受理通知書(證監會【121800】號),公司上市工作正式進入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階段。
烏市分公司雷管車間208組組長姚長華作為自治區國資委系統唯一一名基層職工黨員代表,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展示了雪峰科技員工良好的精神風貌,為集團公司爭得了榮譽。
公司通過了企業技術中心認證及高新技術企業復審。申請專利12項,取得專利授權9項。集團公司、哈密雪峰三嶺公司等5家企業的主營業務被確認符合國家鼓勵類產業,十年內可享受所得稅率由25%降至15%的優惠政策,預計每年減免稅1500萬元以上。
公司與安徽理工大學等院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委托培養關系;“王俊炳技能大師工作室”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公司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為“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公司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初步建立,集團公司、烏市分公司等五家企業通過了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公司NC系統、視頻會議系統正式投入使用,逐步形成“人、財、物、標準、文化”五統一的管理模式。
三家爆破企業實現工業生產總值27538萬元,同比增長43.4%;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29.5%,在疆內爆破業務市場具備了一定競爭優勢。
集團公司成立了企業文化建設工程項目推進小組,提煉和總結了企業核心文化,編制了《員工行為規范》、《企業文化手冊》;拍攝了企業宣傳片,建立了企業網站。
完成了遷建新址的規劃審批、土地預審意見批復、環評、施工道路鋪墊,打井、生產區刺網建設工作,為穩步推進遷建工作奠定了基礎。
2013年,榮獲自治區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先進單位、中國質量協會2013年全國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稱號,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首批百家企業社會工作試點單位”。
作為擬首發上市860家企業、財務核查重點抽查40家單位之一,5月25日,通過了中國證監會現場財務核查。獲得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培育和上市推進專項補助資金240萬元。
在國資委的領導下,公司整體遷建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于2013年8月18日動工建設,從正式動工到入冬前,炸藥區、輔助區已完成正負零層基礎工程及土方回填。
在未來5-8年里,利用區域優勢及上市融資平臺優勢,實施“一三五”發展戰略,即“打造一個上市平臺、形成三大板塊,發展五大業務,成為集民爆產業、健康養老產業、關聯性資源產業三大板塊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8月底,取得國家工信部批復,引進工業炸藥產能1.5萬噸,公司工業炸藥產能達到了10.8萬噸。
2013年申請且被受理專利11項,獲得授權專利11項,其中巖石膨化硝銨炸藥專用添加劑及其炸藥和生產方法發明專利獲得自治區專利三等獎。與大連理工大學合作研發的《導爆管自動計米分切、打把、注塑、封尾貼標生產技術》項目獲自治區重點技術創新支持資金45萬元。另外,煤礦許用型電子雷管通過了安標國家中心的技術評審。
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公司重點工作緊密結合,部署開展了“十七個一”具體活動;深層次分析領導班子在“四風”方面存在的23條問題及原因。23項整改任務、13項整改落實方案、136項制度建設計劃、5個方面專項治理重點解決問題扎實推進。
著眼建立有利于內部人才脫穎而出的長效保障機制,落實好“三支隊伍”建設。規范了集團用人審批程序,修訂了中層管理人員管理規定,完善一般管理人員競聘選任辦法。8月,在集團范圍內實施了公開競聘上崗;全面實施職業技能考核評價工作,對17個工種、1043名一線技能人才進行了培訓與考核評價。
建立了集團公司企業文化VI視覺識別系統,安全文化在尼勒克縣雪峰公司進行試點推廣,集團公司與尼勒克縣雪峰公司被自治區安監局命名為“2013年度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以“回顧歷史、再創輝煌”為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建廠55周年系列活動。
全年送溫暖到各族職工群眾916人次。承擔社會責任,下派3人幫扶小組駐于田縣開展幫扶和集中整治工作,并開展 “愛在雪峰,情注花蕾”黨員結對幫扶等活動。集團公司面向社會扶貧幫困各類捐款達178.64萬元。
烏市分公司機修動力車間職工王俊炳成為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之一,雷管車間的姚長華被授予自治區
堅持安全生產和維護穩定兩手抓,與自治區公安廳結成了反恐維穩戰略合作單位,2014年,再度榮獲自治區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先進單位。
在上級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2014年4月23日,公司招股說明書在中國證監會網站進行了預披露。
2014年集團榮膺“中國四星品牌企業”,市“創新性試點企業”稱號;“XF-II型雷管自動裝填線”獲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年取得實用新型專利7項、發明專利3項,申報實用新型專利2項;XF系列電子雷管推廣等項目獲得扶持資金220萬元;自治區級火工技能大師工作室獲批成立;集團科技信用等級從C級升為B級。
西山新廠區項目建設自2010年啟動,歷時5年,于2013年8月18日正式在甘溝鄉西白楊溝村破土動工。全體參建人員僅用了短短11個月時間完成所有土建工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本質安全型的現代化民用爆破器材生產企業基本建成。
牢牢把握行業政策導向,爆破業務延續快速增長,一體化轉型持續推進。承攬到多個采爆挖運業務,全年爆破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25.15%,在全疆市場占有率較上年上升了7個百分點。
完成了二代數碼電子雷管的研發和生產線技術升級,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數碼電子雷管產品成功應用于烏魯木齊市地鐵項目、阿勒泰地區、哈密地區爆破作業單位。同時推廣工作取得了自治區公安廳支持性批文,打開了進入烏魯木齊市、巴州市場的“大門”。
抽調9名同志駐村于田縣,督促落實好“訪惠聚”和“集中整治”工作,對口幫扶、發展特色林果業、新建富民安居房,落實項目幫扶資金。重視和加強企業在南疆的發展,在于田縣注冊成立了爆破公司,出資50萬元支持莎車縣加強維穩力量建設,切實履行國有企業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
深化集團人、財、物、標準、文化“五統一”管控模式。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廣”工作方針,以4家試點單位為基礎,重點推進內控體系向12家非試點單位全覆蓋,全年對16家單位進行內控測試診斷,發現整改問題190多項,常態化的全面風險管控機制基本形成。
積極推進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上市工作從2011年啟動,經過4年多努力,2015年5月15日,公司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交易,成為全國民爆行業第8家上市公司、自治區第42家上市公司。
整體遷建工作歷時5年,艱苦卓絕。2013年8月18日在烏魯木齊縣甘溝鄉重新啟動,僅僅用了11個月時間,全面完成了新廠區建設工作。2015年5月,公司整體搬遷到西山新廠區;11月,整體遷建項目順利通過行業驗收。
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責任,安全生產連續多年無重傷及人身傷害事故,2012年至2015年,連續四年蟬聯自治區“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先進單位”。重視安全文化,公司被表彰為“2015年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
統籌規劃爆破業務,細分市場開拓方向,戰略布局爆破業務市場,新開拓了神化黑山等多項爆破業務,在疆內形成了較大競爭優勢,市場份額同比增長8個百分點。
數碼電子雷管可靠的公共安全性、優越的產品性能,贏得了公安部、工信部和客戶的認可,產品成功在巴州38個爆破作業單位、烏魯木齊地鐵1號線推廣使用,全年實現銷售52萬余發。
實施品牌建設戰略規劃,加強新聞宣傳推介,積極向社會傳遞企業發展的社會價值。公司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最具影響力品牌”,黨委書記、董事長康健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最具影響力品牌人物”。
家屬區舊房改造歷史遺留問題取得新進展,收回操場土地10.25畝,與項目建設單位簽訂了整體改造協議。取得了600余團購房同,增加了職工財產性收入,使離退休人員、在職職工享受到了改革發展的成果。
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成功承辦了自治區“6.16”全國安全生產主題宣傳咨詢日活動,公司榮獲全國2016年度“安全生產月”活動先進單位。2012年至2016年,公司連續五年榮獲自治區“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先進單位”。
取得了工信部批準哈密雪峰三嶺民用爆破器材有限責任公司新建一條年產1.2萬噸膨化硝銨炸藥生產線項目,滿足了市場需求、保障服務了自治區經濟建設奠定了基礎。
戰略布局爆破服務市場,2016年,公司混裝炸藥銷售同比增長達33.25%,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爆破服務營業收入占到了全年營業總收入的38%左右,超過了生產企業收入占比,爆破服務一體化的優勢進一步突顯。
歷時三年,完成全疆唯一省級民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驗收工作?!懊癖踩a智能制造新模式”項目申報獲得政府資助。自治區重點技術創新項目“炸藥最小單元追溯系統”申報獲得政府資助。積極參與行業標準編制,承擔了自治區民爆“十三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并順利通過評審。
啟動了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工作。在集團本部和一家所屬公司試點,推行公務用車改革,達到了預期效果。完善公司績效考核體系,實施了員工績效考核,對所屬各公司工資進行動態管理,與經濟效益掛鉤,打破了旱澇保收分配機制。在三家爆破公司試點,下放了除領導班子成員以外的人事管理權。合理調整定員,妥善安置了3家企業富余人員。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統領,部署開展了“統一思想,提振信心,打贏提質增效攻堅戰”主題活動,整改落實問題31類。扎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年、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組織結對認親35戶,《雪峰人的情懷》獲得自治區國資委系統“民族團結進步年電教片一等獎”,榮獲自治區國資委踐行“兩學一做”“黨規黨紀刻印于心”知識競賽二等獎;有4名黨員分別榮獲“自治區民族團結優秀共產黨員”、“自治區勞動模范”、“開發建設疆獎章”榮譽。
踐行社會責任,把支持南疆地區發展納入“十三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的重要內容,選派11名干部職工駐村開展“訪惠聚”活動,圍繞基礎設施建設、特色林果業發展、扶貧幫困等方面開展工作,累計落實幫扶資金130余萬元,公司駐村工作隊被選為自治區“訪惠聚”活動“5個100”精準扶貧案例之一。
貫徹落實全國和自治區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在設立黨委的企業,將黨建工作要求依法寫入了公司章程,確立了黨委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
自主研發的XF型數碼電子雷管,榮獲全國民爆行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年取得專利證書5件。向巴基斯坦輸出一條雷管生產線設備。
大力推進以“爆破服務”為龍頭,帶動民爆產品生產、銷售和研發,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17年,爆破服務類營業收入占集團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50.98%。
9月,“雪峰科技研發中心”項目在烏魯木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開工建設,項目計劃投資約3.5億元,占地面積17.7畝,建設面積6.2萬平方米。
落實國企政治責任,選派7名干部駐村于田縣開展“訪惠聚”工作,“訪惠聚”工作隊完成66戶233人的脫貧任務,榮獲2017年度自治區優秀駐村工作隊。
積極響應自治區黨委關于喀什、和田地區城鄉富余勞動力有組織轉移至國有企業就業的決策部署,公司吸納南疆轉移就業人員46名。
集團全年向和田、喀什、阿克蘇捐助扶貧資金182萬元,向托克遜縣捐贈總價38萬元的巡邏車8輛。
1月30日,自治區國資委將持有雪峰科技30.71%的國有股權無償劃轉至新疆雪峰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3月,集團公司生產保衛部雷管車間副主任木沙·買買提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并出席會議。
集團公司與四川金象賽瑞化工公司、玉象胡楊化工公司、沙雅縣振興國有資產投資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了沙雅豐合能源有限公司,該注冊資本金8000萬元,集團公司占股35%。項目預計總投資2.85億元,管線全長97公里,供氣規模每年10億立方米。主要經營天然氣管道輸送及銷售等業務。旨在保障周邊民生用氣的同時,為玉象胡楊化工在內的園區企業提供充足的油氣支撐,從而保證使雪峰科技原材料的充足供應。
公司以984萬元收購四川雅化集團持有的哈密德盛化工有限公司51%股權。旨在推動混裝炸藥項目重組,拓展哈密地區等東疆民爆市場。
7月6日至16日,集團公司組織50名管理骨干在清華大學舉辦了第一期領導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
落實國企政治責任,選派7名干部駐村于田縣開展“訪惠聚”工作,向深度貧困村派駐了第一書記,投入資金365萬元,